![]() |
梅兰芳先生不仅是一位京剧艺术大师,还是一位.. 推动国粹艺术传承发展 京剧的剧目都由角儿创造 原版《贵妃醉酒》桥段被新的内容置换 京剧电影《大闹天宫》全国首映亮相第六届丝路.. 京剧更讲究中正平和的境界 谭派是京剧史上流传最广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流.. 如何让现代年轻人爱上京剧? 古文化街上演绚丽京剧灯光秀 |
![]() |
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孝曾是梨园世家谭派的第六代嫡传。作为新中国的同龄人,他近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说,京剧只要有好剧目、好演员,就会有观众,他坚信京剧的未来会更加辉煌。
谭派是京剧史上流传最广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流派,行内有“无腔不学谭”之说。自1863年谭鑫培随父亲谭志道在京城“广和成”搭班唱戏算起,谭门前后出了七代老生名伶。有人说,谭门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京剧史。谭门第六代嫡传谭孝曾自1960年9月份入戏校时年仅11岁。1962年时,他跟随祖父谭富英、父亲谭元寿一起到中南海给毛泽东主席清唱,毛主席将他称为小小谭。
谭孝曾1968年从戏校毕业后,首先被分配到中国京剧院《红灯记》剧组,10余年间,他在剧组主要扮演老百姓和游击队等群众演员的角色。他回忆称,当时京剧界不允许学传统戏,也更不许演传统戏。
谭孝曾说,文革结束以后,京剧界恢复了传统戏的演出,当时群众的反映非常热烈,迎来了京剧的一个高潮期。当时有群众带着棉衣在票房连夜排队,等待第二天正午戏园开票。
改革开放后,谭孝曾被调入北京京剧院工作。随着外来文化进入中国,娱乐形式趋于多样化,观众群被分流,京剧曾进入一个低潮期。据谭孝曾回忆,当时京剧界提出了“振兴京剧”的口号,大家都在“摸着石头过河”,寻找京剧的振兴之路。
1989年,加拿大安大略省博物馆和多伦多大学联合出面邀请京剧演员谭孝曾、阎桂祥夫妇到加拿大讲学。彼时的年轻人都在赶出国发展的潮流,夫妇二人也曾有所动摇,但考虑再三后,二人还是决定留在中国。谭孝曾对记者说,“我觉得京剧的根还是在中国,所以这也是我们留下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。”
《秋江》
《天女散花》
《霸王别姬》
《盗库银》
《盗仙草》
《拾玉镯》
《三岔口》
《扈家庄》
《十八罗汉斗悟空》